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沾“银”就涨?白银有色7天5板,上半年净亏超2亿,信披、资产事项显管理挑战

  • 国际
  • 2025-10-18 12:00:02
  • 23
摘要: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 董红...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 董红艳 北京报道

  “双节”假期之后,白银有色(维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银有色”,601212.SH)股价快速涨停。10月17日,白银有色股价再次亮眼涨停,报收6.53元/股,这也意味着白银有色在7个交易日内实现了5个涨停板。

  当前,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处于牛市状态。对于白银走势,有业内专家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白银具备显著的“强商品属性、弱金融属性”特征。与黄金相比,白银具有更强的工业属性,在新能源、5G等产业发展中需求潜力更大。在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下,白银也具备显著的补涨机会。

  而其实,白银有色业务布局甚广,白银业务占比较小。其股价上涨背后,除了市场对黄金、白银、稀土等有色金属领域的持续看涨,也有白银有色在黄金领域的持续布局等方面的利好。节前,白银有色曾宣布拟出资15亿元设立黄金子公司,布局黄金全产业链等利好消息。

  但值得留意的是,近年来,白银有色在有色金属行业爆发期业绩不升反降,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1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859.82%;并暴露了多项管理问题,多次被披露信披违规,存在伪造销售单据侵占公司阴极铜产品、990吨锌锭被盗等恶性事件。

  节后股价连涨为哪般?

  10月17日,白银有色股价表现再次出现涨停。东方财富交易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7日收盘,白银有色股价为6.53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59元,涨幅为9.93%。

  实际上,“双节”假期之后,白银有色股价已经在7个交易日内实现5个涨停板。除了10月17日,10月9日、10日、13日、16日,白银有色的股价也均实现涨停,仅在14日和15日,进行了小幅的回调。

  白银有色股价上涨背后有多项利好。值得关注的是,白银有色持续加大在黄金领域的布局。9月29日,国庆假期之前,白银有色公告称,拟出资15亿元设立黄金子公司,布局黄金矿产勘查、开发、冶炼与加工等全产业链;9月17日,白银有色还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其巴西铜金矿项目已于4月完成交割,新增铜资源70.4万吨、金资源13.44吨,资源布局实现重大突破。

  同时,白银有色还有稀土业务布局。根据公告,白银有色持有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9.00%的股份,而该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氯化稀土生产企业之一,年处理稀土精矿能力达3万吨,产品涵盖稀土金属、磁性材料、催化剂等。

  实际上,作为有色领域的老牌国企,白银有色的业务布局已经较为广泛。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白银有色已经具备年产铜40万吨、铅锌40万吨、金15吨、白银500吨的多品种有色金属综合生产能力。

  而白银有色还在布局新的业务赛道。9月17日,白银有色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甘肃银石中科5000吨纳米氧化锌于2025年7月建成试生产,切入锂电池及新材料领域。

  行业方面,今年以来有色金属市场表现持续强势。受印尼Grasberg铜矿事故停产及供应中断影响,9月24日,LME伦铜收盘价飙涨3.46%至10320美元/吨;截至2025年10月14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报4130美元/盎司,相比年初的2641美元/盎司,上涨超过56%。

  白银甚至盖过了黄金的风头,近期伦敦现货银价连续突破每盎司45美元和50美元两道关口,截至2025年10月17日14时25分,伦敦现货银价为54.251美元/盎司,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80%,涨幅领先。这也让名称中带有明晃晃“白银”二字的白银有色成了市场关注的“香饽饽”。

  对于有色板块的走势,私人财富管理师武苏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银价格近期表现强劲,主要受到光伏、电子等产业对白银的需求持续上升的推动。与黄金相比,白银具有更强的工业属性,在新能源、5G等产业发展中需求潜力更大。白银市场规模较小,在贵金属牛市中往往表现更突出,整体价格波动可能更为剧烈。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也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白银具备显著的“强商品属性、弱金融属性”特征。在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下,白银也具备显著的补涨机会。

  但值得留意的是,对于股价的异动,白银有色曾在10月13日进行了提示风险,表示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股价后续可能存在下跌风险。

  业绩掉队背后现管理乱象

  虽然名称中带有“白银”二字,但实际上,白银有色的业务结构早已超出金属白银的范畴。据半年报数据,今年上半年,白银有色电银业务的总营收为20.23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仅为4.54%。而阴极铜、黄金、锌锭业务的总营收分别为212.32亿元、83.18亿元、32.92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47.65%、18.67%和7.39%,均超过银业务的占比。

  在有色金属整体表现强势的背景下,较多有色矿企业绩持续增长,但近年来白银有色的业绩未见明显起色,反而在今年上半年出现明显的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白银有色实现营业总收入869.71亿元,归母净利润8306.44万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67.8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79.17万元;而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5.59亿元,同比下降15.28%,归母净利润为-2.1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859.82%。

  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掉队的原因,白银有色方面曾在公告中解释称,其下属子公司上海红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南储仓储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上海分公司的仓储合同纠纷案,公安机关已对南储仓库内铝锭进行刑事查封。基于该案件的最新进展及谨慎性原则,拟对相关预计负债进行计提约3.14亿元,影响了半年度业绩。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合同上的纠纷以外,近年来,白银有色的管理乱象频繁发生。其中,9月10日,白银有色公告称,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而此前已连续两年收到上交所的信息披露监管函。

  9月30日,公告资料进一步披露,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白银有色陆续购买30亿元理财产品,2019年该理财产品未按期收回,但白银有色在2019年至2024年年度报告中未按规定披露该理财产品的具体情况,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白银有色被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总经理、董秘和财务总监等管理层也分别被处以50万元到150万元的罚款。

  此类内控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在白银有色出现。今年7月,白银有色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公开了未及时报告的刑事案件,即原营销中心员工勾结外单位人员,通过伪造销售单据侵占公司阴极铜产品,涉案金额高达1.57亿元。另据公开资料,2023年11月,白银有色还出现了990吨锌锭被盗的情况。

  对于信披违规问题的解决,白银有色曾在公告资料中表示,将按规定积极整改,切实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学习,持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规范运作意识。对于990吨锌锭被盗等事件,白银有色表示,2024年上线了SAP信息系统,以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各环节信息的实时沟通,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类似的管理问题确实会对市场信息环境造成损伤,投资者难以获取真实完整的公司信息,也损害了整个有色金属行业的信息可信度。公司应当立即开展全面整改,通过实际行动重建市场信心。同时,建议投资者也应理性看待短期股价波动,更多关注企业长期经营质量。

  为了进一步了解相关问题,10月17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白银有色,并向其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沾“银”就涨?白银有色7天5板,上半年净亏超2亿,信披、资产事项显管理挑战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发表评论